我国提升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化水平 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元
时间:2022-11-08 08:43:03  来源:中国商报网  
1
听新闻

日,交通运输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持续提升智慧物流标准化水,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高质量标准供给。

突出智慧特征

年来,新型交通基础设施、自动驾驶与智能航运、网络货运、电子单证、快递无人机等方面的标准化需求强烈,该指南也随之诞生。

据介绍,该指南立足于交通运输行业中与智慧物流相关的标准,针对运输配送环节,突出智慧特征,按照需求导向、创新引领、场景驱动、动态调整的总体思路进行编制。

同时,指南提出,到2025年,聚焦基础设施、运载装备、系统台、电子单证、数据交互与共享、运行服务与管理等领域,完成重点标准制修订30项以上,形成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系统全面、先进适用、国际兼容的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打造一批标准实施应用典型项目,持续提升智慧物流标准化水,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高质量标准供给。

从具体内容来看,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包括基础通用标准、设施设备标准、系统台与数据单证标准、服务与管理标准4个部分,共72项标准,其中现行有效标准28项、在研标准9项、待制定标准35项。

专家表示,该指南聚焦行业盲点,对智慧物流服务过程中的能力保障,运输、仓储、配送、数据等服务提供以及服务评价与改进内容进行了规范,不仅是反映智慧物流行业整体规范的标准,而且明确了物流企业在智慧化转型过程中应遵守的服务要求,通过标准的制定与引领,为大量物流企业的智慧化转型提供有力借鉴。

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元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2016—2020年,我国智能物流市场规模增速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2020年市场规模已接6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超过万亿元。据京东物流研究院数据,仍有约49.17%的企业未使用仓储物流自动化设备。随着智能物流渗透率提升,相关市场规模有望扩容。

物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推动制造业、农业、商贸流通业的供给侧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5年以来,国家各级政府机构先后出台了各种鼓励物流行业向智能化、智慧化发展的政策,并积极鼓励企业进行物流模式的创新。2017年7月出台的《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更是将智慧物流上升到了“引导新一轮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动力”的高度。

专家表示,智慧物流能使整个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标志着信息化在整合网络和管控流程中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即进入到一个动态的,实时进行选择和控制的管理水,并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但在物流行业中,运输的种类和风险、物流过程中的运输环节和动作方式及物流企业的服务都影响到物流运输的成本和质量。

打开行业成长天花板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指南中还列出了与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密切相关,但不属于交通运输行业相关专业标委会归口管理的19项标准。

智能物流具备成本优势,年来,物流总费用逐年上涨,传统仓储人工成本抬升,同时人员数量下降。

业内人士表示,智能物流系统能够降本增效,符合发展趋势需求。同时,各行业自动化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理念、使用的自动化物流设备和软件等具有类似,技术台共较大,不同行业之间具备可拓展,将打开行业成长天花板。

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智慧物流具有联通强、融合度广、经济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生态效益好等显著优势,代表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对于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作用巨大。

专家认为,指南作为智慧物流行业国家标准,明确了智慧物流服务的特征和关键要素,给出了服务能力保障、服务提供、服务评价与改进的内容,在填补智慧物流行业标准空白的同时,也将推进智慧物流服务水的全面提升。

交通运输部表示,将会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加强组织保障,加快相关标准制修订相关程序,并加强重要标准宣贯培训,扩大国际合作交流,为加快智慧物流发展、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依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