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消息丨土耳其与经济学的两次决战(二):逐渐脱轨的资本游戏
时间:2023-01-14 14:48:08  来源:华盛通  
1
听新闻

编者按:新的一年刚刚开始,土耳其资本市场就3次上演股市杀跌熔断。尽管经济学家称估值大幅脱离基本面,但资本却连续2年用真金白银下赌注。土耳其和经济学,谁有问题?详情>>

16~17世纪,严重的通胀席卷了帝国。


【资料图】

苏丹已经无力支付这些职业军人的薪水,禁卫军中的一些人不得不另谋出路。

脱离君主掌控后,禁卫军很快与资本媾和,将奥斯曼帝国的高利润、高护城河的行业,甚至经济命脉收入囊中,比如70%的鸦片馆、80%的地下赌场和100%的咖啡馆,成了属于某个禁卫军团的摇钱树,粮食和纺织品行业也被控制。

食利者占有过剩的资本之后,将发展目标扭曲成为一场资本游戏,生产荒废,财富缩水,资产兼并失控……“循环”不复存在。

时间来到2023年。

埃尔多安治下的土耳其,似乎是希望继承奥斯曼“正统”,20多年来GDP一路高歌猛进,大有重现500年前地中海帝国荣光的架势。

不过新的一年刚刚开始,1月5日,资本市场就3次上演股市杀跌熔断。

据媒体报道,北京时间1月5日21点半左右,土耳其伊斯坦布尔100指数盘中突然暴跌逾5%,触发第1次熔断;22:10跌幅超过7%,触发第1次熔断。

于是就在当天,追踪土耳其市场的iShares安硕MSCI土耳其ETF,跟着大跌7.88%。与此同时,土耳其里拉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8.7952,创下历史最低点。

1月12日,熔断再次上演。

话说近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100指数经历了持续、暴力上涨,在这种情况下,难免有资金“恐高”。那么借FOMC纪要的鹰派言论获利了结,似乎合情合理。反而是过去2年,土耳其股市的疯涨,更应该让人惊讶

这种上涨似乎没有强势汇率作为佐证。

土耳其主权货币——里拉的贬值,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如果从2020年开始算,土耳其里拉相对美元的价值,已经跌去了近68%,在2020年1月大约用1里拉能买到的东西,在2022年12月要花大约3里拉。

至于贬值的直接原因,人们归咎于通货膨胀。

土耳其统计局报告称,2022年10月份通胀率达到85.5%的25年高点,尽管有人觉得实际通胀率可能更高,比如ENAG独立分析师估计,该国2022年度CPI实际上是176.0%。

经济学家包括资本市场上的一些声音,对埃尔多安放任通胀的做法表现出非常大的担忧。“他坚持降低利率,无视广泛的经济共识,通过提高通货膨胀来控制通货膨胀。”一家外媒评论道。甚至有人调侃说,土耳其和经济学必须“死”一个

按照经济学家的预期,估值已经大幅脱离经济基本面;而且,两个市场之间的利差不断收窄,按理来说资本应该从土耳其流向美国市场。可是资本在过去2年却持续用真金白银注入土耳其

究竟啥情况?

事出反常,其必有妖。

关于埃尔多安重振土耳其的梦想,已毋须赘述。而据埃尔多安的表态,实现梦想的路径,好像是要摸着东亚模式过河。

埃尔多安曾这样描述他的土耳其特色亚洲模式道路:“我们开启了土耳其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要依靠生产制造拉动发展、摆脱利率束缚,要用制造业吸引外国投资者。中国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我们比中国距离市场更近,比中国更有优势。”

吸引外资,无论是东亚模式下的日本,抑或是中国,都曾走过这一步。大致逻辑与“双缺口”模型的描述也基本相符,外资盘活生产要素,从而进行有效的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

而且埃尔多安掌舵下的土耳其,确实也取得了增长。

在摆脱了21世纪初的经济下滑之后,2004~2005年,土耳其GDP实现了一次大跃升,从2002年的2000多亿美元,增长到了2008年的7000多亿美元。

除了2008年次贷危机下的经济衰退,以及疫情冲击下的2021年,其GDP甚至偶尔能达到令新兴经济体都羡慕的10%+。

可问题似乎就体现在此。

从2000年算起,剔除疫情冲击后,土耳其经济增速波动仍十分剧烈。

跟曾经践行东亚模式的发达国家日本、韩国比是如此,跟疑似试图引入东亚模式的发展中国家印度、越南相比亦是如此。

增速的表象背后,隐含着更加复杂而深刻的命题。经济数据的纷繁复杂,如果最后不能落脚到消费与再生产这个循环上,那么终究只是数据。

而在土耳其的案例中,工业增加值尽管有所增长,但商品价格仍在每天变得更加昂贵,最终消费支出在GDP中的占比也仍在逐年下降。

与此同时,货币贬值也没有带来进出口贸易盈余。

所以这事儿还能有多大转圜余地呢?

真的很不好说。

就眼下而言,土耳其的这种通胀,似乎还没有调头的迹象。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按着央行的头要求降息,甚至已经把宗教里的原则搬了出来,作为维持低利率的理由之一。埃尔多安似乎字这条路上,打算一直走到黑。据外媒报道,在2023年大选之前,埃尔多安计划继续降低借贷成本,以支持他的低利率货币政策。

对于当地人来说,他们的财富和储蓄经常贬值,甚至到手的前要赶快花掉,否则就会不值钱,这样的环境也带动的黄金销售行业。不过即便如此,土耳其经济社会似乎仍保持着相对稳定。

或者说,如果我们回看土耳其过去这段时间的情况,比较大的社会动荡。比较剧烈的是在2016年7月15日的那次,土耳其武装部队总参谋部部分军官发起的那次乱局。

这次埃尔多安没有重蹈17世纪哈利姆太后的覆辙,而是以强硬姿态迎击——时间过程中爆发激烈冲突,打死了104名涉案士兵;而在事后,土耳其西部伊兹密尔省法院判处104名涉案人员终身监禁,其中21人被额外判处20年监禁。

失去某些关键领域的控制权,对于埃尔多安来说万不能接受。

经济这个关键领域,就更是如此。

如今土耳其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上的位置比较尴尬。首先是其加入欧元区需要面临比较大的挑战。如果从土耳其的角度看,此前欧元区对欧债危机的管理,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采用欧元不一定对土耳其的经济有帮助。而害处就非常明显了。

土耳其自身没有深厚的工业基础,所以原则上资本也很难对其生产力进行充分的估值,如果真的将其制造业放到国际市场上,土耳其的工业恐怕很与欧元区的制造业强国竞争。如果进一步讲货币供应与欧元区同比,并且抹除与欧元区的利差,对土耳其来说就不仅仅是工业不行了,而是他们赖以维系经济增长的“高通胀”,都很难为吸引外资背书。

另一方面,土耳其与美国市场的关系难说紧密。11月8日消息报道称,土耳其已经开始使用俄罗斯货币卢布,以支付部分俄罗斯天然气的费用。众所周知,俄罗斯是去美元化的主力军,而土耳其也加入至该队伍中。

土耳其的发展脚步,凝聚在埃尔多安的旗帜之下,获得了足够的向心力。正如奥斯曼帝国当年“公平循环”的核心那样,通过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机器,驱动利益分配在各阶层之间的循环。但问题是,或许在宏观经济上,土耳其与500年前的奥斯曼帝国,能调动的资源已不是同一量级。但至少,这仍是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国家。

再换一个角度看,虽然没做到像东亚经济体一样发展,但至少埃尔多安治下的土耳其,在与经典的经济学原则坚定背道而驰的过程中,做到了“用制造业吸引外国投资者”。

要让外国资本带动本国制造业发展,前提是制造业本身要有价值。要说土耳其制造业的价值在哪里?或许是联通亚欧大陆、黑海与地中海航运要道,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既能够承接发达经济体的资本,又能调用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要素。

问题是,“大撒币”的环境下,制造业名义增加值,与实际增加值直接开启剪刀差模式(刚才我们已经论述过,难以调用资源以充分利用外资)。

其背后,则是债务游戏又一次成为发展的核心。

金融市场的膨胀,改变了其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从传统意义上经济服务于消费和再生产,转向金融部门利益为重心。

假设初衷是通过引入外资,目的是模仿当初的东亚模式,帮助土耳其实现制造业腾飞,盘活本国商品市场。

而实际情况是,土耳其确实吸引到了外资,但外资让金融市场体积膨胀,直至歪曲了原本的游戏逻辑。实体经济的数据,成为资本市场脱离基本面、畸形发展的“广告”,实体经济自身则实际增长停滞,依靠资金周转的盈余偿债。

一边是企图以虚胖的制造业吸引外资的土耳其,一边是不顾土耳其经济基本面暴力入局的外资。所求背道而驰,结果却聚之一处。

他们中至少有一方在一厢情愿。

但至少资本是有理由押注土耳其的——可还记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即便经济崩盘,一样会有资本进来抄底扫货,收购资产,更何况现在市场预期美元指数已经在顶部附近。大资本不惧怕杀跌,下行周期从来是资产兼并的绝佳机遇。

所以回到我们此前所说的“双缺口”模型。

眼下的情况看上去,其影响力还没追上曾经的奥斯曼帝国,宏观经济却已经开始复刻当年的场景。同样的货币超发通货膨胀,同样的出口贸易发展迟缓,以及购买力遭到侵蚀,实际产出受到冲击,资本扭曲游戏逻辑……

相比500年前的奥斯曼帝国,眼下的土耳其偏安小亚细亚半岛一隅,没有行省的廉价劳动力,没有垄断亚欧贸易的原材料优势……能容纳的资本体量,不可同日而语。更悲催的是,奥斯曼帝国处在一个全球化的大时代。而今天的土耳其呢?

体量之大如奥斯曼帝国,被资本扼住咽喉尚且又活了400年;今日土耳其与资本联袂上演的这场大戏,还要演多久?

这两股各怀鬼胎的玩家,谁能够笑道最后?

-END-

关注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