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性几乎吊打所有医药公司,药明康德,业绩持续爆发的CXO龙头-全球观点
时间:2022-11-19 08:51:36  来源:价值事务所  
1
听新闻

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资料图)

“这是价值事务所的第1123篇原创文章”

药明系的财报一向都是资本市场对于CXO判断的风向标。如果药明系成绩好,其余的头部CXO日子基本也不会太差,如果药明系成绩有问题,那其余的CXO只会更拉垮。

所以,药明系的成绩单,一直都最为牵动资本市场的心。

今年第三季度,药明康德实现营收 106.38亿,同比增长 77.8%;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24.71亿,同比增长 81.9%。

这里需要额外插个嘴,对于药明这类国际型的企业,经调整的Non-IFRS净利润指标实际更能反映公司真实经营情况,因为这个指标会涉及四个部分调整项,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报酬开支、可转换债券的亏损(收益)、外汇相关亏损(收益)、股权投资亏损(收益)。

而这些东西,在常规的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中都是得不到体现的,尤其第一项,所以似药明、康龙、泰格等国际型的CXO,包括一些互联网大厂,non-IFRS净利润都更真实。

当然,由于药明今年有辉瑞的新冠大单,今年业绩好早已是明牌,我们作为投资者需要关注的,还是公司研发管线和一些经营状况,业绩这种东西,看看就好。

01

价值事务所三季度经营情况

衡量一家CXO的经营情况,和绝大多数人更喜欢看在手订单不同,所长最关注的是研发管线。因为研发管线中的项目情况,代表着公司对新项目的吸引力,才能体现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截至今年三季度,药明康德的管线分布如下图,后面一张图分别是今年半年度和去年年底的情况,大家可以对比着看。

很明显,公司的临床三期和商业化项目对比半年度各增加了一个,临床二期没有变化,早期项目的增长情况则非常有亮点,临床前及一期多了100余个,最早期的合成化合物更是多了近三万个

早期项目的获取能力决定一家CXO长期能走多远,毕竟,CXO的绝大多数增长,都是将一个项目从前往后推进获得的,至于空降兵(药明自己称为赢得分子,就是将别的CXO或者企业自己做到一定程度的分子引进自己平台做),一般来说都是很少的。

那么,药明早期项目的获取能力还是非常强,一点都没有出现资本市场所谓的“脱钩”情况,该增长还是在增长,至于二期及以后为什么变慢,所长的理解是,辉瑞大单挤压了产能,实在没有多的产能可以接项目了。

这点从凯莱英和博腾身上也可以得到验证,而且,大单对于后两者普通产能的挤压情况还要更明显一点。

由于三季度各家披露数据有限,在此我们按照半年报的情况将这三个进行一下对比:

WuXi Chemistry,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收入增长36.8%。

凯莱英,上半年剔除新冠大单后,收入约16亿,与去年持平。

博腾,上半年剔除新冠大单后,收入约 10.86 亿, 同比减少约 13.54%。

考虑到今年比较特殊,因此,我们对于药明们这些抗疫企业的考察,还是重点看其早期业务新增项目以及新客户增长情况。

站在早期业务新增这个角度来讲,药明还是很优秀的,白灯法案算是9月初出来的,可也并没有影响药明引进新项目。其前三季度累计新增客户1000余个(上半年这个数字是650余个,说明一个季度增加了300多个新客户);活跃客户5900余个(上半年这个数字是5850,说明活跃客户也新增了超50个)。

唯一让所长觉得有些遗憾的就是CTDMO项目的增长情况,因为在之前的文章我们也反复强调,更长久未来的看点是细胞基因疗法(CGT)项目的增长情况。

药明的CGT吧,比起上半年或者去年底,基本可以说没有增长(图二左边是今年上半年的情况,右边是去年年底),只是现有的项目在往下滚,虽然现有项目往下滚做得不错,但没有新增,总归是一个不太好的信号。

不过,公司在三季报中有说:“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公司有 38 个 TESSA™项目正在客户评估中,客户包括 6 大生物科技/制药企业”。那么,我们也许可以理解成,这是因为公司CGT业务做出了颠覆性的新技术(今年三月才发布,按公司说法,生产效率是传统的10倍),客户正在评估,因而影响到新项目进展,目前强生的子公司杨森已经就该技术同药明签订了技术许可协议,不过,由于信息太少,这块还是需要多观察。

02

价值事务所2025年有望跻身全球TOP5

在之前《价值事务所max》的文章CDMO会产能过剩么?中所长有讲,现在CXO赛道过热,不论是不是专门做CXO的企业都在扩产,仿佛扩了产就一定有订单一样。

没有订单的扩产是不靠谱的,知道订单在哪里再去扩产才是明智的,像药明这样具有R能力的CXO,知道订单在哪,他们的扩产节奏基本就和经营情况一致,因此,如果跟踪公司的产能释放情况,基本就能大致推算出公司未来的业绩情况。

有券商根据药明康德的产能扩张情况推算出,其2021-2025年收入复合增速有望加速至30%-35%,那么到2025年,公司的收入体量便有望达到654-761亿,取中位值707亿计算,药明康德有望跻身世界第三(不过考虑到这些公司也在增长,甚至赛默飞通过并购也切入这块领域,保守点算,到第四名应该没有问题)。

707亿的营收,假设按25%的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率计算(今年上半年为23.22%,规模效应下,规模越大净利率按道理是不断增长的),到2025年,药明康德的利润有望达176.75亿。

光是主业就有近200亿的收入,而投资带来的收入、业务未来也许会更可怕,毕竟,光是2021年,药明就收获了6个IPO,百济、信达、基石、康泰、华领、药明巨诺等创新药企背后都有药明的影子,不同于纯投医药的一级资本,药明投他们一边是获得投资收益,另一边也是为了积累客户,还能帮助自己保持对前沿技术的敏感。

因此,对于这样的药明,你觉得,给多少估值合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