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周报 | 极兔递表港交所,“巨无霸”先正达过会,盛景微、润本股份-天天观察
时间:2023-06-19 11:42:14  来源:财经新媒体  
1
听新闻

整理 |《财经》新媒体 刘芬

上周(2023年6月12日~6月16日),A股最新上会的14家企业中,科创板有3家,创业板5家,上交所主板3家,北交所3家。12家通过,建发致新、巍华新材被暂缓审议。


(资料图)

上周顺利过会的12家企业分别是:迈百瑞国际、渡远户外、先正达、湘园新材、江铜铜箔、中研高分子、华电新能源、爱科赛博、康希通信、国子软件、博迅生物、华洋赛车。

其中,先正达28天光速过会,招股书显示,其拟募资650亿元。若先正达此次足额募资上市,将成为A股史上仅次于农业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神华的第四大IPO,也是近13年以来最大规模IPO。

本周将上会的12家企业分别为:金龙再生资源、科峰有机硅、长联新材、盛景微、润本股份、腾达紧固、国祥股份、佳驰电子、麦加芯彩、力王股份、富恒新材、龙辰科技。

根据发行安排,上周共有12只新股申购,科创板5家、创业板5家、北交所2家。

新股上市方面,南王科技(301355.SZ)上市首日收盘上涨23.53%,开盘溢价15.67%;C康力源(301287.SZ )上市首日收盘上涨25.55%,开盘溢价37.12%;C恒勃(301225.SZ)上市首日收盘上涨28.30 %,开盘溢价12.17%;C飞沃(301232.SZ)上市首日开盘下跌1.17%,截至当日收盘跌4%。

北交所上周无新增上市企业;港股方面,科笛-B(2487.HK)于6月12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首日股价报收21.95港元,上涨0.46%。

以下是关注度较高的IPO事件:

华润新能源拟下半年申请深市IPO

今年以来,新能源领域掀起分拆上市的热潮,3月,华润电力曾披露拟将华润新能源分拆至A股上市发行。6月18日晚,华润电力公告,2023年5月5日,公司获联交所告知,上市委员会已同意公司,可根据上市规则第15项应用指引,进行建议分拆及A股上市,分拆公司将于2023年下半年向深交所提交A股上市申请。

根据董事会目前可得的资料,预计华润新能源IPO募资所得款项净额的用途为:70%用于未来3-5年在中国建设超过30个风电场及光伏电站项目,30%用于一般运营资金用途。在拟发行股份方面,华润新能源将发行的新A股数量,预计将为发行新股后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的15%至30%;在任何情况下,华润电力将持有华润新能源经扩大已发行股本不少于70%。

极兔递表港交所

6月16日,极兔速递环球有限公司(下称“极兔”)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据悉,极兔的业务2015年始于印度尼西亚,后扩展到东南亚其他国家,包括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柬埔寨及新加坡。招股书显示,2022年极兔在东南亚的市占率为22.5%,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为10.9%,当年总营收达到72.67亿美元。2022年极兔交付146亿件包裹,2020年至202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112.3%。

业绩方面,2020年至2022年,极兔营收分别为15.35亿美元、48.52亿美元、72.67亿美元;期内利润分别为-6.64亿美元、-61.92亿美元、15.73亿美元,毛利率分别为-17%、-11.2%、-3.7%。极兔称,2020年及2021年产生净亏损,2022年产生净利润,主要是由于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收益。报告期内,极兔来自中国业务的毛损分别为5.77亿美元、12.19亿美元及6.65亿美元;毛利率分别为-120.4%、-55.9%、-16.2%。

盛景微冲刺上交所

6月20日,无锡盛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盛景微”)将于上交所首发上会,拟募资8.04亿元,用于延期模块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据悉,盛景微成立于2016年,依托自主设计的集成电路,为客户提供工业电子雷管领域的应用解决方案,主要产品是电子延期模块。

2019到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盛景微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510.26万元、2.11亿元、3.56亿元和2.51亿元,净利润为0.16亿元、0.63亿元、0.87亿元以及0.55亿元,研发投入分别为0.01亿元、0.11亿元、0.14亿元和0.13亿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的研发费用率为9%,行业均值在17%左右。

润本股份本周上会

6月20日,润本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润本股份”)将于上交所首发上会,拟募资9.03亿元。据悉,该公司主要从事驱蚊类、个人护理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已形成驱蚊产品、婴童护理产品、精油产品三大核心产品系列。分别用于黄埔工厂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渠道建设与品牌推广项目、信息系统升级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2020年-2022年,润本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43亿元、5.82亿元、8.5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95亿元、1.21亿元、1.6亿元;毛利率分别为52.53%、53.05%、54.19%,同行可比公司分别为59.32%、59.44%、59.8%;研发费用分别为0.11亿元、0.14亿元、0.2亿元,同行均值分别为0.71亿元、0.9亿元、1.32亿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