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六个故事:投资是如何创造价值的?(二)
时间:2023-02-11 20:45:59  来源:陈思进  
1
听新闻

——《投资的方法》读书笔记

文/互联网游牧民Sai


(相关资料图)

“投资是如何创造价值的?”

“投资是如何创造价值的?”“简单来说,资本在流动中创造价值。我们的工作通过提高资本的流动性而创造价值。” 搞金融的表妹向家中长辈如此科普——不过,其实我是没怎么听懂。

然而,最近看了一本《投资的方法》,里面讲了很多故事,总算把我给讲懂了。

作者陈思进是金融软件专业出身,在华尔街打拼了二十多年,见闻了无数骗人勾当,最终在几年前带着老婆逃离了华尔街,在加拿大定居下来。总之,是个自己有故事又会讲故事的人。

(接上)二、二级股票市场,从投资到投机

在东印度公司的鼎盛时期,由于其惊人的红利回报,“谁不买它的股票,简直就是傻瓜”,民众于是争先恐后的想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或者说,争先恐后的想把自己的钱借给东印度公司),当时几乎每个荷兰人都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

但是呢,公司发行的股票数目是有限的(我们借这么多钱就够啦),而且一旦错过发行期就买不到。还想买更多股票的人怎么办呢?

那就只能从其他投资者手中购买啦。

于是这个名叫 “股票” 的借条变成了可交易的商品。这个商品的定价虽然是由交易双方协商,但总体来说是根据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好坏而制定。

二级股票市场的形成给整件事情带来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如果说一开始,

股票的定价 = F (投资人认为东印度公司能赚多少钱)

那么二级股票市场形成之后,事情就变成了,

股票的定价 = F (买卖双方认为其他民众认为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值多少钱)

商品贸易本就是一种从买卖的差价中赚取利润的活动。当股票也变成了商品,也就有了 “股票的商人” 专门从股票的买卖中赚钱。这样的商人叫做 “投机者”。在东印度公司在世的将近两百年期间,其股票价格在二级市场上一度以 IPO 价格的 12 倍成交,后来据说是受到郁金香泡沫破裂的影响,股价一下又缩水了四分之三。

股价与郁金香球茎价格的跌落是否损伤了东印度公司,这个作者陈思进在书中没有提供直接的证据(也有说法是荷兰的经济因为郁金香泡沫而瘫痪了三年)——考虑到郁金香泡沫破灭发生在 1637年,而那时候东印度公司还活得很好,这个猜测很可能是不成立的;不过无论如何可以确定的是,当时有千百万跟风投机的民众因此倒了霉。

投资是 “有钱大家一起赚” 的游戏。

投机是零和游戏。二级股票市场本质上就是个大赌场。

三、从自由的投机市场到欺诈的投机市场

对于郁金香热潮的起因,作者陈思进的解释是因为“他们当时太有钱了”,而有钱的原因就在于 “多数人都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

这样的说法有一定道理,毕竟大多数人只会在有 “闲钱” 的时候才去多考虑钱生钱的事情;有钱的人多了,才能撑起足够大的市场;足够大的市场,才能炒出高价。不过更加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原始投机者” 需要更多的 “跟风投机者”,这个游戏才能玩得起来。因此有很大的可能性,大量“跟风投机者” 是被人为制造出来的。

如果果真如此的话,那么郁金香热潮可堪称那个时代最成功的营销事件了。在那样的场景下,越是成功的营销,最终造成的伤害就越大。跟风参与者既参与了投机也参与了营销,因此他们既是受害者,也是共犯。

南海事件与郁金香事件非常像。不同之处在于,郁金香事件是市场自然形成的,而南海事件 “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用来诈骗股东的阴谋”。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借钱开船队,它发行股票是为了吸引人投资。而成立于 1711年的英国南海公司,虽然也有南美洲以及太平洋群岛地区所有贸易的垄断权,却对开船队做贸易的活动一点也不用心。南海公司发行股票是为了吸引人投机。

故事的背景大概是这样的:之前,英国政府为了跟西班牙人打仗,向英国民众借了几千万英镑(国债),借钱时承诺的利息是9%。仗打完了,英国政府又不想支付9%的利息了,只愿意支付5%,可是广大债主们不干。怎么办呢?干脆找一家大公司,给他一些好处(比如贸易垄断权),让他把民众手上的国债全都买下来,再支付他5%的利息。这家大公司也不用真的出几千万英镑的现金来从民众手上买国债,他只需要发行同等价值的股票,用自己的股票把民众手上的国债换过来就好。至于这家公司要怎么处理那4%的利息差,政府就不关心了。

南海公司在1720年1月成为了这家 “股票换国债” 的公司。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公众心甘情愿的放弃手上的国债,转而持有南海公司的股票?无论是英国政府还是南海公司都有强烈的意愿把南海公司的股票做成公众眼中的 “抢手货”,但如果仅仅是高于9%的红利,恐怕还不足以提供足够的热度。(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