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年报:派息十年连涨,净利三年新低
时间:2022-03-20 15:53:45  来源:中访网财经  
1
听新闻

尽管转型路上业绩波动,中国平安的2021年股息分红依然同比增长了8.2%。其高管坦言股价被低估,并呼吁投资者对于平安的改革抱以耐心和信任

3月18日,中国平安(601318.SH)召开2021年年度业绩发布会。在疫情侵袭、保险行业转型大背景下,中国平安2021年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据中国平安2021年年报数据显示,其2021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479.61亿元,同比增长6.1%;实现营业收入11804.44亿元,同比下滑3.1%;基本每股收益5.77元,同比下降28.8%。对此,中国平安解释称,主要受公司对华夏幸福等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等调整的影响。

2021年中国平安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近三年新低,为1016.18亿元,同比下降29%,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平安向股东派发全年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2.38元,同比增长8.2%。尽管转型路上业绩波动,中国平安的股息分红却依然保持了十年连涨。

对于股价走低,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财务官姚波在业绩发布会上坦言,股价被低估,并呼吁投资者对于平安的改革抱以耐心和信任。

市场对中国平安加大回购力度和分红力度的反应积极,自3月18日午后中国平安股价拉升,盘中涨幅超6%。截至当日收盘,平安股价达到47.93元/股,上涨5.34%。

现金分红增长,地产投资风险可控

2021年,受疫情冲击和寿险改革阵痛等影响,市场对中国平安信心不足,直观体现为股价下滑,中国平安股价自2020年12月31日的84.70元/股下跌至2022年3月17日45.5元/股。

姚波在中国平安2021年业绩发布会上坦言,目前中国平安股价确实被低估。

姚波表示,过去一年股价下跌有外部因素的影响,白马股、蓝筹股都受到较大压力,特别是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整个市场低迷情绪更加浓厚;同时,股价受到寿险行业周期性转型、行业整体发展模式出现瓶颈等内部因素影响。

姚波坦言,中国平安内部寿险改革成效正在推进中,成效有待持续显现,希望市场给予耐心和时间。姚波表示,“公司个别的高级管理层也在适当的时机进行了股票的增持,总体而言,平安目前的股价确实处于低估的状态,我们也会做好市值管理,用好的回报来回馈股东。”

2021年8月,中国平安推出100亿元的回购计划,以不超过人民币82.56元/股的回购价格回购公司A股股份,可见中国平安方面对于公司股价的信心。截至目前,平安回购A股股份39亿元,剩余的61亿元将择机继续回购。

从今年中国平安分红情况来看,2021年其向股东派发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2.38元,同比增长8.2%,合计分红约431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中国平安连续十年提升现金分红。

现实中,2021年中国平安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016.18亿元,同比下降29%。

对此,中国平安解释称,主要受公司对华夏幸福等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等调整的影响。2021年,中国平安对华夏幸福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估值调整及权益法损益调整金额合计为432亿元,其中股权类159亿元,债权类273亿元;对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金额为243亿元,对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影响金额为73亿元。

为什么中国平安净利润下滑近30%,仍坚持股息分红增长?据多位业内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分红股息主要基于营运利润。从营运利润来看,2021年中国平安仍实现了6.1%的小幅增长。而更为重要的是,加大分红比例,可提振股东信心。

市场对中国平安加大回购力度和分红力度的反应也非常积极,《财经》记者发现,自3月18日高管喊话“股价被低估”后,午后中国平安股价拉升,盘中涨幅超6%。截至当日收盘,平安股价达到47.93元/股,上涨5.34%。

据Wind数据显示,3月18日是中国平安3月成交量、成交额、换手率最高的一天,分别为1.55亿股、73.09亿元、换手率1.43%。

(数据来源:Wind)

对于中国平安未来改革前景和投资价值方面,一位券商非银分析师对《财经》记者表示,“中国平安最大问题是如何面对人口红利不再、跑马圈地模式失灵现象,如何摆脱目前保险业固有模式。”同时其指出,“寿险利润来自剩余边际摊销,以前中国平安销售较好的保单仍在贡献利润,但其近几年新单业务下滑,预计会拖累后续利润。”

同时,一位业内人士亦指出,展望2022年,人身险新业务价值仍有很大增长压力,寿险的改革是有难度的。不过相对而言,平安的转型潜在能力、投资能力还是比较强,平安目前的股价是有投资价值的。

从平安自身的投资方面来看,中国平安首席投资执行官邓斌表示,“总体而言,中国平安的不动产风险敞口是可控的,根据年报数字看,核心不动产的敞口5.5%,在合理区间,其中长期收租为出租目的的不动产占比近一半。”

邓斌介绍,中国平安保险资金的“双哑铃”型配置结构,形成了总体均衡稳健的布局,在资产负债管理上,配置了大量长久期利率债,这使公司在利率风险管理上处于优势地位。

渠道转型:代理人减少42万人

其年报披露,中国平安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数量为60.03万人,同比下降41.4%,一年减少了42万代理人。与此同时,其代理人平均每月收入5758元,同比下降0.6%。

据了解,中国平安的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为310.76亿元,同比下滑27.6%;同时数据显示,其新业务价值为378.98亿元,同比下降23.6%;新业务价值率为27.8%,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剩余边际余额开始出现下滑为9407.33亿元。

对于寿险新业务价值下滑,中国平安在年报中解释称,“主要受到储蓄型产品占比上升导致新业务价值率下滑,以及公司坚持高质量人力发展,转型期间代理人数下滑的双重影响。”

为此,平安启动了新一轮改革,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陈心颖表示,“寿险改革正在稳进推动当中,要看长期、看战略、看执行。寿险业务是长期经营的业务,要用长期的眼光来去看。在代理人领域我们去年已经覆盖了30%的营业部,今年我们会完成剩下的推广。”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平安三大创新渠道社区网格化、银行优才和下沉渠道正在并行发展。

首先,从战略来看,中国平安正在持续推动“4+3”双轮驱动的寿险改革战略落地,除了代理人渠道,其社区网格化渠道主要服务于“孤儿保单”,将每一个城市划成网格,不同网格分配不同的客户,配备相应的项目经理,为“孤儿保单”做好续保、交叉销售和加保等服务。

其次,中国平安正在升级新银保模式,将其打造成为优才渠道,与平安银行的财富管理、私人银行部分更加紧密结合。同时,下沉式渠道,如结合平安产险110万下沉网络的渠道,可以覆盖更多过去没有覆盖到的区域。

中国版联合健康体系初见曙光

2021年11月19日,中国平安提出,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构建综合金融+HMO服务体系。这意味着平安发展战略由此前的“综合金融+科技”转向“综合金融+医疗健康”,中国版联合健康成为中国平安新的战略发展目标。

截至2021年12月末,平安健康累计注册用户量近4.23亿;2021年累计付费用户数快速增长至超3800万;截至2021年12月末,平安智慧医疗累计服务187个城市,赋能超4.5万家医疗机构,惠及约132万名医生。

今年1月31日,中国银保监会同意平安人寿投资新方正集团。平安人寿将以约482亿元对价受让新方正控股发展有限责任(新方正集团)约为66.5%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

此前中国平安总经理、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也曾强调,平安参与北大方正集团司法重组的初衷是通过医疗资源的协同,打造平安集团独有的、更有温度的金融保险服务,而北大方正集团的医疗资源在市场上是非常稀缺的。“接下来我们只会保留医疗等与核心主业相关的板块,其他部分正在按照预定计划,按部就班地以市场化方式对外转让或出售。”

在此次业绩发布会上,谢永林表示,目前方正集团的项目整体推动顺利。目前整个重整计划按既定目标在推进,公司将根据重整的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

陈心颖表示,关于医疗生态,中国平安提倡要做中国版本的HMO,要做好这件事有两个关键因素。第一,需要代表支付方;第二,要去整合供应方,医疗健康养老的供应方。

在支付方面,陈心颖表示,中国平安整体覆盖了2.27亿个人客户,有1400亿元健康医疗保险保费,能代表支付方做好一站式的健康医疗养老服务的提供。

在整合供应方的方面,陈心颖认为,整合线上线下医疗。一是通过线上平安好医生自身的2000多名医生。二是收购北大医疗及其旗下10家医院。“北大医学部是国内超过百年最好的医学部,日后在其他的城市也会有核心的医院去推动。比如说在北京,我们有一个1800张床位的综合医院,六大专科打造服务成为线下核心的网络。”三是“三到”服务,即到线服务(好医生)、到店服务(全国百强医院、1500多家三甲医院)、到家(100多家供应商提供200多项到家服务),而其中北大医疗将扮演线下非常重要的角色。

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曾表示,“战略创新上,积极部署未来,金融是平安的现在时,医疗是平安的未来时。”

此外在养老方面,从2021年10月起,平安于深圳、南京两个城市分阶段开展居家养老试点。

而在产品方面,中国平安表示,将依托医疗健康生态圈,通过"保险+健康管理""保险+高端养老""保险+居家养老"三层产品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带动寿险获客及黏客。据了解,2021年其近30%的新增寿险客户来自健康医疗服务转化。(来源:财经五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