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为乡村带来新经济 职业农民没有学历限制可领奖励补贴
时间:2022-11-07 08:02:59  来源:北京商报  
1
听新闻

“种地也需要评职称?”11月1日,人社部官方微信发布的《河北石家庄:两名农民获评农民职称》一文引发网友热议。据报道,河北省石家庄市日前出台《石家庄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石家庄市鹿泉区永飞家庭农场负责人李永和鹿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于江在10月14日通过职称评审,成为全市最先取得初级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

专家认为,“田秀才”“土专家”等职业农民的职称评定,有助于挖掘激励农业人才成长,提高广大农民学和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积极和主动,为建设新农村、实行乡村振兴壮大人才队伍。

没有学历限制还可领奖励补贴

10月9日,石家庄市人社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制定出台《方案》并在全市首次启动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将掌握农业专业技术的职业农民正式纳入人才评价范围。

《方案》明确了新型职业农民职称申报范围,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农技推广、农村电商、农民专业合作服务等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的新型职业农民。

值得一提的是,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打破学历、专业、论文、科研成果等限制,重点考察其技术水、业绩贡献、经济社会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还开辟了“绿色通道”,对具备大专学历且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方面工作满4年、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方面工作满3年,以及取得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关发明专利1项以上,或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项以上的和取得农业生产经营方面技师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的农村人才,可直接破格申报中级职称。

在取得职称之后的扶持上,《方案》要求,对取得中级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一次给予2000元奖补;并鼓励县(市、区)对取得初级职称人员给予一定奖补。对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职称的人员,在优先享受新技术培训,优先承接新品种、新工艺的实验示范等政策的同时,涉农部门各类农业项目、强农惠农奖补政策也将向其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倾斜。

“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分工越来越细,新职业越来越多,从而吸引着许多新农人进入,这有利于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结构的变化,同时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农人回乡创业、创新、创造。”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如此评价,“给予有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培训补贴可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化、机制化,这种职称评定的做法值得推广。”

很多职业农民评上了“正高级”

事实上,给“农民”评职称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自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以来,全国多地已启动农民职称评定工作,而评审的对象,也并非我们刻板印象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而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即新型职业农民。

在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方案出台前,国家对于农民职称也有相应规定。

1994年10月,国家原人事部、农业部曾发布《农业九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文件显示,该评审主要针对于从事农业工程专业技术推广、科技研究、生产指导、技术监督等工作的技术人员,但在专业上有所限制,同时申报条件也有学历和资历要求限制。如申报中级职称,学历至少为中专,并需取得相关职业资格、拥有相关奖项。

针对这些约束问题,2019年10月,人社部、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深化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就专业设置、评价渠道、评审权限、建立绿色通道等方面均作出了调整。如学历放宽至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评审权限方面,正高级职称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主组织评审,逐步将高级职称评审权下放到符合条件的地市或大型企业、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

公开数据显示,年来,山东、浙江、甘肃、宁夏、湖北、广东等地陆续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很多职业农民评上了“正高级”。

“这种职称评定,可以示范和带动更多新型职业农民参与到国家的乡村振兴事业中去。同时,评审完以后,还应更多地从项目资金、贷款政策等多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扶持,包括带动高校科研部门和研究所为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在财政配套方面也要跟上。”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研究员崔淼博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随着国家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大力支持,一定会有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愿意主动回归农村,贡献他们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新农人为乡村带来新经济

“李子柒、九妹、梁倩娟等著名的网红达人,她们都算新型职业农民。”洪涛表示,“我国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否则农业农村现代化不可能实现。”

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差别在于,前者是一种主动选择的“职业”,后者是一种被动烙上的“身份”。这种主动选择的职业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在自己有工作的同时带动周边居民就业。

以新经济形态之一的电商为例,洪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据不完全统计,农村电商解决了2800万人的就业,也吸引了许多城里人到农村投资,参与现代农业建设,如知名度较大的褚橙、柳桃、潘苹果、丁磊猪等都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功劳。

据统计,农村现有2万多名产业发展带头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新主体超过400万家,新型职业农民超过1500万人。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企业主、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双创人员累计达到740万人,本乡非农创业人数达到3140万人。

据人社部官方微信,石家庄本次取得初级职称的二人,李永所经营的农场周边带动500余户,辐射面积1200多亩,更新推广品种20多个,增收达到110多万元;石秋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于江的农场托管区域辐射56个村,服务面积5万亩,1.75万小农户的劳动力有更多的时间去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农民成员每人每年增收3万多元。

“获得职称后,能优先承接项目,这对农村的引才、留才和人才培养都会起到推动作用。”李永对人社部表示,“今后,我将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和能力,提高业务水,带领更多农民兄弟把致富的路子走好。”

“现在不仅涌现出了许多的新农民,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职业,而且得到了国家人社部的认可,如数字化管理师、网络营销师(直播带货员)、农业经理人、碳排放管理员等,这些新职业给新农人更多的发展空间,也正在改变现在的新农人队伍结构。”洪涛说道。

就当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的现状,同样作为种植大户、在“中国花菇之乡”湖北省随州市草店镇建有200余亩香菇种植基地的郭继详说:“现在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是因为本地没什么资源也不赚钱。等到草店的香菇基地规模大起来了,在家也能随便年薪十万八万的,自然会有年轻人愿意回来的。”(记者 方彬楠 陆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