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南漳县:严防返贫 力促振兴
时间:2022-01-14 10:33:07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1
听新闻

湖北省南漳县原为省级贫困县,曾有41个省级贫困村。近年来,南漳县在如期实现了5万贫困人口脱贫全县摘帽目标的基础上,把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底线,全力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了良好成效。

防贫保险筑牢返贫“防护堤”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南漳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实行“一户一政策、一户一手册”,制定边缘户、监测户“两类户”实施方案,精准实施帮扶措施。

南漳县九集镇老官庙村全面落实“三保一促”惠民政策,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保脱贫人口就业,将脱贫人口技能培训纳入岗位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积极联系多个企业,帮助脱贫人口解决就业难题,增设20个公益性就业岗位。保脱贫人口基本生活,发放救助金、米、面、油等。保基本医疗,继续对脱贫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由县财政按人均155元标准给予补贴,有效杜绝群众没地方看病、看不起病、因病返贫的情况。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艾草种植、生猪养殖等产业。

2021年以来,南漳县春季学期“雨露计划”补助702人、补助金额105.3万元,开发931个公益性岗位,新增贷款141户、累计金额663万元,实现应贷尽贷。

南漳在全省率先实施了食用菌保险和防贫保险。2021年7月,南漳持续强降雨天气致使食用菌大棚冲毁,农户不久便获得了食用菌保险的赔付款。自2018年以来,南漳县每年筹措3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为全县种植袋料食用菌的困难群众和具有带动帮扶作用的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购买食用菌保险,每袋保费0.1元,按照每袋3元标准赔付。近三年来,全县防贫保险共赔付185户、376万元,从源头上筑牢临贫、易贫、突发致贫等重点人群发生贫困的“拦水坝”。

特色产业鼓起群众“钱袋子”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南漳把有机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支持食用菌、茶叶、桑蚕、稻虾共作、道地药材五大特色产业发展。

南漳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到脱贫村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开办34家“扶贫车间”“扶贫工厂”,让脱贫户能就地就业,实现“实施一个项目,培育一个产业,脱贫一批群众,带富一个集中安置点”。

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村民的增收,“我现在在利民食用菌合作社上班,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都能拿4000多元哩。”走进长坪镇长坪社区园家湾安置点,脱贫户李会丽高兴地说道。

在东巩镇双坪村,南漳县裕农菌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祖亮,实行香菇产、供、销、深加工一体化。通过大力发展香菇产业,公司每年出口创汇1100多万美元,让4.8万名群众受益,带动当地和外乡困难群众增收,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成为南漳农业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肖堰镇周湾村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脱贫户”模式,推动单一茶园向复合型立体茶园、生态茶园、有机茶园发展,建成万亩生态有机茶园,形成集中成片的“水镜”名优茶生产基地,并通过茶旅游和乡村游开发实现三产融合,直接带动万余名农民在茶叶生产中受益,户平增收3000元以上。

近年来,南漳重点打造以“品味农耕文化、乐享田园生活、体验休闲劳作”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1+8+N”农旅结合新模式:“1”即中国有机谷南漳有机产业示范带,“8”即重点打造水乡田园、稻香虾韵、有机小镇、水镜茶香、菇香春秋、橘桑古村、金漳山水、浪漫天池等8个组团,“N”即分布在8个组团内的各个三产融合示范点。力争到2022年,南漳县市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达到30个以上,乡村旅游总收入突破15亿元。

三大行动扮靓乡村

抢抓全市美丽乡村补短板强弱项建设机遇,南漳县按照“突出产业、体现特色、挖掘文化”思路,重点抓好全域环境整治,乡村景观风貌提升,人文内涵挖掘,美丽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任务,着力建设美丽乡村大花园。

扎实开展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处理三大工程。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助、标准规范、宣传发动等综合性措施,将农村“厕所革命”推进任务具体落实到村,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建设改造农村户厕46485座、农村公厕432座,分别占三年攻坚改造任务的103%和104%。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全县建成可运行垃圾中转站27座,设置村级密闭式垃圾收集点1200个、乡镇环卫清运车369台、垃圾桶37699个,垃圾箱812个,配备保洁员1045名。“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治理模式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并有效运行。有效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全县共建设18个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农村生活污水“脏乱差”局面有效改善,7个村达到省级生态村标准。

南漳县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升级改造县乡道865公里,建成村级公路820公里,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1740个。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四横三纵两通道”骨架交通网形成,公路里程位居全市第一,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国农村公路管养改革试点县的称号。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新建和改建6条城市主干道,完成5处公园绿地建设,改造老旧小区18个,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

党建引领乡风文明

多年来,南漳鼓励创新基层自治,打造“一村一品”乡风文明活动品牌。李庙镇赵店村村支书任秀丽建立红白理事会,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陋习,以其为原型创作的花鼓戏《情醉清凉河》,在全市巡演,获湖北省第十一届屈原文艺奖,入选湖北省第四届艺术节剧目。

南漳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评选创建活动,肖堰镇斑竹坪村探索的积分超市,成为襄阳市乡村首个系统推行乡风文明积分管理办法的实例。

紧盯乡风文明,助力文化振兴,南漳县围绕文化小康建设“五项核心指标”,全县建成文化小康村(社区)106个,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316个,组建超过9万人的志愿服务队伍,打造了赵家营、白鹤湖等一批文明实践站试点。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立健全了镇村两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阵地,不断拓展延伸服务项目。

发展无穷期,“十四五”期间,南漳将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南漳县委书记罗兴斌表示,把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提升乡村“颜值”、助推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参与、形成农旅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让富、强、美的“三农”梦想照进现实。(记者 余惠玲 通讯员 陈中武 蒋晗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