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矢志三农 科技报国
时间:2021-10-16 17:34:26  来源:科技日报  
1
听新闻

科技日报记者 王健高 通讯员 曲天泽 刘琨

从上个世纪首创全国北方小麦亩产千斤栽培理论与技术、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到21世纪以来聚焦植物遗传育种、动物遗传与品种改良、现代农业装备研发……一所“农”字号大学,何以交出这样一份科技兴农结硕果的答卷?

10月16日,在青岛农业大学建校70周年庆祝大会上,校长刘新民表示,从莱阳农业学校到青岛农业大学,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已发展成为农科和生命科学学科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如今,青岛农业大学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目标破浪前行。

矢志三农,强学科育人才

今年秋季学期伊始,青岛农业大学传来喜讯:学校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单位,申报博士授予单位并已公示,开启了新时代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新阶段。

青岛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郭善利表示,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明确“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学科引领、人才强校、重点突破、开放合作、文化引领五大战略,各项事业蓬勃开展。2017年以来,学校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学科位居ESI全球排名前1%;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队伍建设显著提高,构建了“3-2-2”人才培养体系,2个团队获评全国、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青岛农业大学保持高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的一大特色和亮点。近三年来,学校已累计获批258项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每年有2万余人次参加竞赛活动。2016年,学校“智能农机创新团队”入选2015年度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2017年,团队作品《秧果兼收型花生联合收获机》”在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首获特等奖,为近20年来山东省唯一获得该荣誉高校。

“从入校起,学院院长尚书旗教授就教育我们,作为一名农机人,要时时刻刻把解决三农问题、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放在心上。”作为学校机电工程学院2014级本科生、2018级研究生,郑金铭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大赛,收获了学术科技、创新创业、专业技能等各类奖项20余项。

“在学院老师的引领和培养下,我从接触专业知识起就树立起创新意识,在不断地实践、总结、反思中磨炼提高科研能力。”郑金铭表示,他现已成功考入南京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农业机械化的路上继续探索前行。

学校党委副书记王庆军表示,70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厚基础、精专业、强能力、重应用”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矢志三农、勤奋求实,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着力培养价值追求高尚、专业精神执着、作风严谨扎实、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强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办学格局,为党和国家事业、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人才20万余。

科研强校,加速成果转化生产力

小麦新品种“青麦6号”连续突破旱地小麦大面积亩产记录和盐碱地小麦高产纪录;“山东省100万亩旱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获全国农牧渔丰收奖;“福丽”苹果品种权以156万转让企业,成为国内首例成功转让的苹果新品种权……70年来,青岛农业大学坚持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设立研究课题,面向生产实际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坚持科研做在田间地头、论文写在广袤大地、成果留给人民百姓,形成了“以满足产业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积极开展应用研究”的科技创新特色。

由迟范民、位东斌、吴敏楚等该校学科带头人组成的课题组,在莱阳的土地上实现了北方小麦亩产过千斤的重大突破,使中国小麦产量取得质的飞跃。

“搞科研,往当下看是要扎根,往未来看是要传承。”承接学校小麦抗逆育种团队的优良传统,小麦育种专家、该校原农学院院长林琪教授等继续发扬老一辈农大人扎根泥土搞科研的精神,带领团队和学生走到田垄间、地头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鲁麦17、莱农8834连续创造旱地小麦高产纪录,到新世纪耐盐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旱地、盐碱地小麦栽培技术的探索与集成,团队始终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三农”繁荣发展方面不懈攻坚克难、接连取得突破。

为端牢中国饭碗,进入新世纪以来,青岛农大深度融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传承种子繁育领域的优势,审定、登记动植物新品种156个,转让小麦、玉米、花生、苹果、苜蓿等新品种47个,转移转化新技术、新成果1424项;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选育推广耐盐耐旱小麦、花生等9个新品种;深度融入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在种子繁育机械化技术装备研发方面,打破了国外长期技术垄断,在根茎类作物机械方面实现新突破;深度融入经略海洋战略,开展的冷水鱼病害免疫防控研究,为黄海冷水团现代海洋牧场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选育的扇贝新品种成为我国北方海域主要养殖品种;深度融入军民融合战略,牵头建设了全国首家主要由地方科研力量承担的特种食品科研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累计获得222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其中12项国家级科技奖励、35项省部级成果一等奖,获奖数量和层次在山东省属高校位居前列。

开放合作办学,推进科教融合,青岛农大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机院等 18个“国字号”大院大所协同共建,在实验班招生、硕士生培养、联合创新攻关等领域取得了系列实质性进展。

心系百姓,打造“顶天立地”的科特派队伍

“胶东第一剪”“山楂大王”“草莓教授”“花生教授”……这是各地老百姓们对青岛农业大学专家教授们的亲切称呼,也是对学校服务地方三农事业发展的最大肯定。七十年来,青岛农业大学师生深入农业生产合作社,走进农村田间地头,下乡开门办学、建立校外教学基地,传授农业技术知识,开展农业新技术宣传推广……艰苦奋斗的朴素精神和服务地方发展的优良传统成为学校的精神底蕴。郭善利表示,学校自觉把服务“三农”战略作为崇高使命,打造了一支支能科研创新、也能下地服务的“顶天立地”的科技特派员队伍,形成了以胶东半岛为核心区、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社会服务格局,努力探索契合帮扶地区实际的精准扶贫新路径。

从黄河三角洲800万亩重盐碱地带探索出的“毛坨模式”,到跨越1300多公里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的牧草林示范区,再到甘肃陇南“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一个个服务项目,走出了一条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脱贫新路子。

进入新时代,青岛农业大学坚持“融入青岛,建设青岛,发展青岛”的理念,与青岛市共建青岛市乡村振兴研究院及乡村振兴研究院平度分院,实施乡村振兴特派员的选派工程,形成“科技+”、“示范园+”、“特派员+”模式。2019年起,学校组建11支由70余名省级科技特派员组成的科技扶贫团队,科技人员覆盖青岛市200省指定的贫困村,服务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平度、莱西、胶州等青岛各区市,助力青岛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学校在青岛建立的专家工作站、专家大院,教授下乡习以为常,专家服务‘一叫就到’,真正形成了‘农民需求精准、技术供给精准、示范带动精准’的良好态势。”刘新民介绍,近5年来,青岛农业大学通过打造科技特派员社会服务“1+5”模式,累计派出46支团队、1100余人次,服务范围除覆盖青岛市所有贫困村,服务区域还延伸到新疆、西藏等20个省市自治区,在500余家企业和合作社建有分布式服务站和专家工作站。

为此,该校作为科技特派员组织实施单位受到科技部通报表彰,荣获山东省科技兴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并在全国2019教育扶贫论坛上作为全国省属高校唯一代表做主旨发言,向全国与会代表分享了情系三农、精准施策的“青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