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在改变台海现状?
时间:2023-06-10 15:51:18  来源:人民政协网  
1
听新闻

6月5日,美国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接受CNN记者采访时再次表示,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努力于双方均不单方面改变现状。


(相关资料图)

“单方面改变现状”,已经成为近一段时间以来,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窜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国防部长奥斯汀和总统拜登等在美国主导的北约峰会、G7、美日印澳四方首脑会谈及刚刚结束的新加坡“香会”等多个国际场域,用来攻击、抹黑和污蔑中国大陆的话术和套路。

在上述台美政客嘴里,中国大陆俨然是台海现状的破坏者,而他们似乎才是台海现状的维护者。然而,无论是海峡两岸或是国际上,只要是稍有哪怕是一点点良知、对台海问题稍有研究者就都知道,台海地区之所以出现今天的“兵凶战危”局势,始作俑者就是台湾岛内的“台独”和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华势力。

台湾:

从“明独”转入“隐独”,但“独”害更广更深

无论是台湾地区或是一些美国政客,他们动辄言必的“台海现状”到底指的是什么?用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的话说,这个现状就是根据1992年两岸两会达成的口头表达“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谋求国家统一”;两岸虽长期政治对立,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割,这就是台海现状。这个现状既符合当时的“国统会”制定的“国统纲领”,也符合台湾现行所谓“宪制”的“宪法一中”。

尽管1992年和之后国共两党并未就国家统一事宜进行政治谈判,解决政治分歧,但大陆对台湾当时执政当局上述关于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规定给予了默认。这也就是“九二共识”为什么能被大陆一直遵守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台海风平浪静并未因“九二共识”的存在持续很久,“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谋求国家统一”的现状不久便遇到了挑战。

1995年,李登辉以所谓“私人”名义访问美国康奈尔大学,并在各种场合大肆进行旨在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两国论”分裂活动,并开始在日本右翼人士司马辽太郎影响下,对台湾中小学历史教科书进行“去中国化”运动。

2000年台湾岛内出现了第一次政党轮替,民进党当选人陈水扁上台后,在李登辉“两国论”基础上不断猖狂地升级“台独”分裂活动,妄图通过所谓“宪政改造”,谋求“台湾法理独立”,从根本上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为坚决打击和遏制“台独”。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4年12月依据宪法启动了《反分裂国家法》的立法程序。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经审议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2008年到2016年,国民党再次获得对台湾的执政权,两岸在“九二共识”和共同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上恢复制度化协商,并签订和达成23项协议,两岸关系再次回到和平发展轨道。

然而,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虽然其声称将依据岛内现行所谓“宪法”和“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处理两岸关系,表面上给人一种民进党虽然没有接受“九二共识”,但却抛弃了李登辉、陈水扁“明独”路线,而回归到“宪制”规定的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框架上的假象。

可是,在接下来的7年多执政期间,口口声声要“维持现状”的蔡英文却在“台独”道路上一路狂奔。其与陈水扁的区别是把“明独”方式变为了“隐独”,比陈水扁更具危害性。

为了一己私利,蔡英文当局大搞政治操弄,极力勾连外部势力,制造两岸对立对抗,企图把台湾同胞裹挟到“反中谋独”的邪路,日益把台湾推向危险的深渊。

——他们口口声声说“维持现状、不会挑衅、释放善意”,但在实际行动上,却歪曲抹黑、拒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本质就是否认法理和历史早已定论的两岸同属一中。

——他们大搞“去中国化”,公然篡改历史,阉割和扭曲祖国大陆与台湾的历史连结,本质就是搞“脱中谋独”,企图改变现状。

——他们叫嚣所谓两岸“互不隶属”、抛出所谓大陆是“邻国”,本质就是炮制“两国论”和“一中一台”。

——他们全力配合外部势力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站在中华民族的对立面,在国际上四处乱窜寻求“突破”,本质就是挑战国际社会一个中国格局。

——他们滥用“行政”“司法”等手段,阻挠和破坏两岸交流合作,打压岛内支持两岸关系发展和促进统一的力量,蓄意挑唆“反中”民粹,本质就是制造两岸对立对抗。

——他们收买国家反华政客窜访台湾或台湾当局官员窜访国外,勾结外部势力分裂祖国,其实质就是数典忘祖、背叛祖国、分裂国家。

……

台湾当局以上种种劣迹,不仅破坏了两岸好不容易积攒的互信,更挑起两岸对立,这样行为,如何谈得上“维持现状、不会挑衅、释放善意”?

美国:以“切香肠”方式一步步掏空一个中国政策

一个中国政策,是当初美国为了对抗苏联,寻求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政治基础。它在中美1972年2月28日签订的“上海公报”、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的“中美建交公报”和1982年8月17日签订的“八一七公报”中,都明确承诺,“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上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承诺仅与台湾保持非官方关系。

而就在“上海公报”签署之前的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一个中国原则得到确认,成为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秘书处法律事务办公室官方法律意见明确指出,“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没有独立地位”,“台湾当局不享有任何形式的政府地位”。

过去几十年里,中美正是在这样的政治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虽然中美在不同时期围绕台湾问题有斗争有博弈,但美国基本上还算遵守了底线。

然而,随着2010年之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并日益走向世界中心,美国开始了不淡定。为了维护其霸权地位,遏制中国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始背信弃义,不仅毫无底线地频打“台湾牌”,更以“切香肠”方式掏空一中原则。

——虽然“中美建交联合公报”中,美国承认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但近期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事委员会,却以40票赞成,0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所谓的“台湾国际团结法案”,试图承认台湾地区拥有所谓的“国际地位”,企图推翻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把台湾定位为“主权未定”。

——虽然美方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对中方明确表示“与台保持非官方关系”,但近年来却违背这一承诺,纵容放任作为美领导人的众议长佩洛西等高官访台,或允许蔡英文窜美与美议长麦卡锡公开会面,在一步步虚化、掏空、歪曲一个中国原则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个联合公报中美方曾承诺“逐步减少对台售武、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解决”,但实际上近来美国售台武器的规模和性能不断提升,迄今总额已经超过700多亿美元,美现政府任内已达数十亿美元,武器性能也从防卫型转向攻击型。

——在“八一七公报”中,美方表示“无意执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政策,但事实上,近几年来却公然助台拓展所谓“国际空间”,甚至跳到台前助台“固邦”。仅在特朗普和拜登两任期间,美国国会就出台了近20个意在分裂中国的法案。

……

一边在台海搞事,美国一边却向中国信誓旦旦地重申:不寻求同中国打“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

两岸舆论指出,不管说得多么冠冕堂皇,但美国的上述一系列关于台湾问题的操作表明,它正在以“切香肠”方式一步步掏空和虚化一中政策。

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话说,美西方炒作台海现状问题,歪曲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要行动,实质是要混淆视听,干扰中国推进国家统一大业,为“台独”分裂势力撑腰打气,是真正台海现状的破坏者和背后黑手。

大陆:

坚持充当维护台海和平的稳定器

美台不断升级破坏台海地区和平现状,整天在台海叫嚣扩军备战,喊打喊杀,企图搞乱台海,甚至想在台湾复制“乌克兰模式”,把台湾岛当战场搞一场代理人战争。但这一时期中国大陆并不随美台起舞,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推进国家统一进程,且数十年如一日地充当着维护台海和平的稳定器。

自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方针。此后,党中央对解决台湾问题又提出增加了“一国两制”。自那时起至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就一直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即便近几年台湾当局挑唆民众对抗大陆,渲染大陆威胁,在大陆“武统”声浪不断升高的情况下,大陆一边对“台独”势力和外部干涉进行反制,一边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而且在台湾当局阻挠两岸交流背景下,大陆却坚定地坚持两岸一家亲理念,连续出台多个利好的惠台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台企台胞到大陆创业、就业、就学和生活,大陆还多次挫败美国等国际反华势力企图在台海搞事的图谋,有力地维护了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对于美台政客指责的所谓近两年解放军舰机巡航台海是破坏台海现状,中国外交部和国台办早已明确,这恰恰就是为了维护台海和平现状,解放军的行动是对少数“台独”势力和外部干涉的反制和威慑,并非针对台湾普通民众。这一点,其实可以从台湾民众在解放军围岛演训期间租船出海观看演训便可见一斑。

其实,从中美双方和中国台湾地区三方近几年在台海地区的各自作为,就能轻易判断出谁是真正台海现状的维护者谁是破坏者,而美台之所以栽赃大陆,用台湾知名时事评论员黎建南的话说,美台双方都污蔑大陆破坏台海现状,一是他们不希望看到两岸统一,所以看到大陆推进统一进程搞得习惯恶人先告状;二是在国际社会炒作大陆威胁,企图将台湾问题国际化;三是一种话术陷阱,谎话说了一千遍就会被人认为是事实。

“台海本无事,美台自扰之。”黎建南说,台湾海峡本来是和平之海,但美西方经常搞舰机抵近侦察或穿越海峡,肆意破坏台海和平,还贼喊捉贼,实在可耻。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3年06月10日 第05版)记者:高杨版面编辑:高杨新媒体编辑:黄喆审核:周佳佳
关键词: